牧者心語-秦家俊牧師
12/10/2025
上次我和大家分享了關於神的兒女這身分,今次則想和大家分享對神兒女的呼召。
所有信徒最少有一個呼召,那就是作門徒的呼召。我們願意跟從神、決志那一刻便是在回應神對人的呼召。所以到底呼召是什麼呢?呼召其實是人來到神面前,把自己主權全然地降服於祂,信徒的責任就是順服與回應呼召者。從來「工具」都不會「被呼召」,所以呼召本身是假定了被召者的神兒女的身份;若我們從不視神為天父、自己是神的兒女,那麼呼召便和自己無關了。
那麼怎樣察驗神的呼召呢?基本有4點:
- 留意自己被召時的屬靈情況:聽見主的呼召時,我與祂的關係親密嗎?自己是想建立祂的身體嗎?這是動機問題。
- 自己被召時的場景:被召時我正在做/經歷什麼?我是因為想逃離某環境呢?還是神要把我提升到另一個光境?這是心境問題。
- 被呼召後的神學反思:「神學反思」是認清神作為的思考過程。信徒若要察驗神的呼召,首先得想清楚神藉過去在自己身上的作為,怎樣裝備和啟發自己。這是與神互動下產生的個人獨特關係(就像一個家庭中,每個兒女對父母的感覺都有不同一樣)。很多時屬靈群體都能幫助自己一同思考和印證。
- 實踐出神的呼召:一帆風順從來不是基督徒的標誌,回應神呼召便更不會是事事順景。既然呼召是把自己主權全然地降服於神的決定,那麼其過程一定經歷各種犧牲和不舒服,才能被神形塑完全。所以實踐神的呼召目的不是印證神的呼召,而是讓神看出自己決心跟從的具體回應。
人人也可以在教會做一些服務,但不是每一個人也是以神兒女的身份回應神的呼召地服侍。盼望我們都是帶有建立教會、放下主權的心態來服侍主,不單顧自己的意願,也顧肢體的需要而行事。
